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/ 科普知识

【灾后生产】玉米灾后生产管理指导意见

阅读次数: 7946 信息来源: 安徽科技新闻 发布时间: 2020-07-28

分享:

【字体:

玉米灾后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 近阶段,我市降雨频繁发生且降雨量较大,阜南、颍上、界首、临泉等县市降雨较为集中,土壤水分基本饱和,渍害较为严重,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影响。目前,我市夏玉米多处于玉米苗期拔节-大喇叭口期,其生育特点表现为茎节间迅速伸长,叶片快速增大,根系继续扩展,雌雄穗分化阶段,即将进入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。部分地块积水导致玉米渍害严重,根系发育不正常,叶片黄花、枯死。因此,加强灾后田间管理工作,对于减轻和预防灾害影响,促进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,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。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:

       1、 疏通沟渠,及时排涝

       灾后造成部分地块积水严重,形成内涝,增加了玉米倒伏的风险,要及早疏通断头沟,开挖排水渠、启用排水设备等多种措施,尽早排净田间积水,防止因泡水时间过长造成根系活力下降,使玉米恢复正常生长。

   2、 科学补肥,促进缓苗

       淹水地块玉米根系活力下降,部分养分因淋洗及冲刷造成损失,容易引起玉米后期灌浆脱肥早衰。积水排净后,应及时补施氮素化肥,可每亩撒施5~10公斤尿素。有条件的地区可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,一般用2%~3%的尿素与0.1%~0.2%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用0.01%芸苔素内酯10~20ml,兑水50公斤进行全田喷雾。在玉米大喇叭口和玉米抽雄之前喷一次芸苔素,芸苔素对玉米增产显著,叶片变宽,叶片厚度增加,增加玉米抗旱性和抗逆性,增强玉米光合作用,减少玉米穗秃顶发生,增加穗粒数,穗重和千粒重,确保叶片制造充足光合产物。天晴后及时中耕松土。

       3、 防病防虫

       玉米进入穗期选用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细菌性茎腐病。强降雨过后,南方锈病、青枯病、叶斑病、蜗牛等喜湿性病虫害有偏重发生的可能,应适时早防。防治病害,可喷施戊唑醇、苯醚甲环唑、烯唑醇、环丙䂳、代森锰锌、三唑酮等防治叶部病害;防治虫害,可喷施高效低毒的菊酯类、氯虫苯甲酰胺、甲维盐等提高防治效果。

      4、 化控防倒

      对于密度过大、长势过旺品种抗倒性差等易倒伏地块和地区,在玉米7-11展叶期,喷施化控药物预防倒伏。密度合理、长势正常地块不宜使用化控。

      5、适时晚收

      我市玉米普遍收获偏早,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。适期收获可以延长灌浆时间,有利于干物质积累,增加粒重,提高产量。各地要做好玉米适期收获技术的培训和宣传,尽可能提高玉米成熟度,通过提高粒重增加产量。建议高产田10月上旬、一般田9月底至10月初收获。



阜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中心

安徽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玉米综合试验站

2020年7月22日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